发布时间:2015-06-01 09:17 我要投稿
沁阳市民间艺人正在表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言状老虎”。 李亚锋 徐恒峰 摄
农历羊年春节,沁阳市群众文化活动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演出规模之大、辐射面之广均创历年新高。
春节期间,沁阳市委宣传部牵头,该市文广局、群艺馆、文联、新华书店等宣传、文化单位认真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充分展示了沁阳百姓的精气神,展现了怀庆府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百姓舞台
今年该市本着“政府不花钱,节俭办晚会”的原则,取消了一贯的电视春节文娱晚会,取而代之的是一场群众性的广场大联欢活动。
3月6日(农历正月十六)下午,“春之梦·放飞希望”春节群众大联欢在该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成功举行。该市四大班子领导魏新洪、唐自立、张沁山、王晓生、许国顺、王瀛、张玉红等与现场数千名群众一起观看了演出。
不设主席台,与群众肩并肩。两个小时的演出,该市市委书记魏新洪等领导与来自该市各单位、村街的群众坐在一起,认真观看节目,并不时与群众交流观看感受。在为期一周的春节文艺节目会演期间,该市每天都有四大班子领导到演出现场,为演员加油鼓劲。
联欢会开场,一通激越的威风锣鼓表演敲出了沁阳人的精气神。此节目的演出人员来自该市联盟威风锣鼓队和公园锣鼓队。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群众演员饱满的精气神儿让观众深受感染。
传承创新
3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沁阳市稀有剧种“两家闲”在联盟广场上演代表剧目《金刀记》。
和“两家闲”一样,春节期间,豫剧、怀梆的多出经典曲目,一一在该市上演。跑旱船、二鬼摔跤、耍老虎、骑毛驴、舞龙,还有一度失传的常平乡“对子马”……各路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杂耍悉数登场,不仅让“老沁阳”大呼过瘾,也让“新沁阳”深感新鲜。“在沁阳工作好几年了,这样地道的民间表演还是第一次看到。”在现场,观众张先生说。
台上表演,台下展示。和非遗优秀剧目展演同步进行的,是沁阳市非遗保护成果展。展览中,包括唢呐艺术、怀梆等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1项焦作市级非遗项目在内的108项非遗保护项目,进行了集中展示和详细解读。
内容丰富
200多个节目,6000多名群众演员,3万多人次的观众……农历正月十一到十六,该市春节文艺节目会演和非遗剧目展演的参与人数刷新了历年的纪录。
作为今年该市春节文化活动的重头戏,民间文艺节目会演以参与人数多、节目质量高而受到好评。农历正月十一至十六,该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人头攒动,鼓乐喧天。耍龙虎舞、唢呐、太极、大秧歌……该市13个乡镇街道选送的精品文艺节目轮番登场,让现场观众不仅感受到浓郁的年味儿,更零距离感受到怀庆府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春节期间,戏曲专场演出、锣鼓大赛、和谐沁阳摄影展、红色影视展播、元宵节灯谜晚会、迎新春书市、义写春联、群众体育运动会等活动都圆满举行。这些活动,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渴望,向城乡居民提供了参与、展示、欣赏、交流的平台。
亮点纷呈
今年春节,该市的文艺节目会演,恢复了一度中断的巡游表演。演员们在音乐广场集合,沿太行大道、怀府路、香港街等繁华地段,边走边演,吸引很多路人和沿线居民观看,扩大了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群众当主演,领导变领队。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一大早,该市山王庄镇党委书记宋科,就带着群众演员开始了巡游演出。“开春后工作很忙,但春节群众文化生活也是大事。我们拿出的都是精品节目。”宋科说。今年,该市13个乡镇街道的党委书记、乡镇长(主任)都积极上阵,为辖区演出队伍鼓劲助威。 贺弘扬
《覃怀奏响“春之声”——沁阳市农历羊年春节群众文化活动综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ozuo.yuduxx.com/qinyang/18167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