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起,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急速上升,仅今年1月,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192例,死亡79例。今年以来,我省也陆续发现并确诊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死亡3例。虽然我市目前还没有发现病例报告,但随着我省新病例的增加,不少市民担心疫情加重而出现一定的恐慌心理。因此,正确认识并了解H7N9禽流感很重要。 ●H7N9禽流感是种什么病? H7N9禽流感为乙类传染病,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较高。据现有研究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传播途径和传播模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尚无确切证据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根据疫情流行趋势来看,预计未来仍会出现H7N9病例,疫情仍主要呈散发状态,也会出现少量的聚集性病例。 ●H7N9禽流感病毒有哪些传染源和临床表现? 一个重要的传染源是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属于高危人群。目前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而被感染,或者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被感染。感染潜伏期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达10天。临床表现主要为肺炎,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者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严重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死亡。少数患者可为轻症,仅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减少与活禽接触、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禽流感十分重要。要尽量避接触活禽畜,不购买活禽、不自行宰杀活禽;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并注意生熟分开,特别是一些器皿、容器也应注意生熟分开;当手部有破损时处理肉类,建议佩戴手套;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类或进入野禽类栖息地;注意远离禽类屠宰现场;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特别是避免去有活禽交易的市场;合理饮食起居,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适时加减衣服;多参加户外
体育活动。 ●禽肉还能不能放心食用?正常的烹调温度就能够使流感病毒灭活,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只要使食物所有部分达到70摄氏度以上即可,因此正确制备及烹饪的肉,包括禽类和鸟类,都是安全的。 (
沁阳疾控中心 王吉柱)
《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正确认识H7N9禽流感病毒》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ozuo.yuduxx.com/qinyang/557412.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