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04 10:19 我要投稿
十字绣《清明上河图》
记者 张 萍 摄
上世纪70年代,台湾一部励志电影《汪洋中的一条船》,曾感动了无数影迷。剧中先天残疾的郑丰喜自幼身残志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后来又喜结良缘。而生活中的赵桂花可没有电影中的郑丰喜那么幸运。她出生不久,就患上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如今43岁的她,还是形单影只。4月18日,《焦作日报》社情民意版以《一个残疾人家庭的感恩之心》为题,报道了她家面临困境、社会各界伸手援助的感人故事。
4月23日,春光明媚。在马村区九里山街道演马矿工人村家属区5号楼一租赁房里,记者见到了一个斜躺在床上的瘦弱女子,她大大的眼睛,肌肤白净。见记者到来,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就是赵桂花,因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瘫痪在床已经30年了。
赵桂花2岁时,家人发现她走路总是跌翻,开始以为她才学走路脚步不稳,慢慢会好的。可是后来家人发现她跌倒后不能自己起来,要借助墙壁的支撑才能站起。于是,家人带着她跑遍了市内各大医院,也没有看好。1975年,家人又带着她去郑州就诊,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这一结果让赵桂花的父母无法接受,从此他们踏上了为女儿治病的漫漫求医路。
后来,赵桂花的妹妹出生了,这个家庭又恢复了往日的温馨。然而好景不长,赵桂花的妹妹出生不久,也出现了和她相同的病症。赵桂花的父母又领着她和妹妹到处求医,结果她妹妹24岁那年因病情加重不治身亡。赵桂花患病初期双腿无力,学校到家几百米的路,她要花上1个小时才能走完。遇到大风,她还会被刮倒。13岁时她上初一,刚上两个月,病情加重,她只好辍学在家,每天只能坐在床上打发时光。为了照顾她,这些年,她的母亲睡觉从来没有脱过衣服,夜里要起来抱她小便、给她翻身。现在她的父母都已是花甲之年,每天还得拖着患病的身体照顾她。
与其让生命像张白纸,还不如勇敢地画上几个彩点。赵桂花的母亲患小儿麻痹,没有工作,一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其父亲每月不到2000元的养老金。而且父母的病需要经常吃药,家里生活十分困难。赵桂花一直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减轻家里的负担。碰巧,一次邻居拿着十字绣来家里让她看,赵桂花很兴奋,想尝试着绣一下。可一看到自己家徒四壁,不称挂这么漂亮的东西,又打了退堂鼓。邻居劝她说绣好了可以卖,有人要。于是,赵桂花让母亲买来了刺绣用的布和线。十字绣易学、操作简单,但对于长年卧床、脊柱侧弯的赵桂花来说,谈何容易。她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坐立,刺绣时要用枕头垫住腰,使上半身直立起来,才能完成一针一线的刺绣。绣完一片图案后,她连布都挪不动,需要家人帮助挪动布料才可以进行下一片图案的刺绣。冬天家里冷,伸不出手,要等到天暖和才能刺绣。经过近4年的不懈努力,一幅长2.5米、宽1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终于完成。该幅巨作里有人物500多个、牲畜50多只,还有众多房屋建筑,用了47种颜色的线。
现在,赵桂花又开始了她的第二幅《四季平安》的刺绣。刺绣,让赵桂花生活得更充实,性格变得开朗了。记者和她交谈过程中,她给人的印象是: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流过血的心更坚强。已故诗人汪国真的诗《热爱生命》中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也许正是赵桂花内心世界的写照。
(记者 张 萍)
《生命因刺绣而美丽 她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40年,病情严重不能行走。可她没有自暴自弃,并用变形的手,花》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ozuo.yuduxx.com/tengfei/18355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