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27 09:27 我要投稿
今年5月,已退休的张合林接受解放区委、区政府的聘书,成为解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一名金牌调解员。
就职后,张合林迅速进入角色。辖区居民姬先生因长年有病,一儿二女一个月共支付的400元赡养费远远不够自己的日常支出,要求增加赡养费,但子女不答应,无奈之下姬先生来到了解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张合林受理了此案。经过张合林十多天的努力,姬先生的三个儿女最终达成了轮流照顾老人的赡养协议。姬先生老泪纵横:“家丑不可外扬啊!但要是没有合林的帮助,俺这后半辈子真不知道该咋过。”
在民间选聘金牌调解员,是解放区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一项创新举措,像张合林这样的金牌调解员,该区首批招聘了6名,其办公地点在该区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该中心设置了柜台式接待区、调解服务区、领导接访室、调解超市等工作区域。该区信访局工作人员全员进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同时整合区司法局法援科、基层科力量进驻中心,协调区教育、环保、劳资等13个专业调委会与中心无缝对接。
解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办公室主任、区信访局局长李晓林说:“过去群众有了诉求,先在信访局‘挂号’,再到相关部门‘看病’,流程烦琐、效率不高。现在群众进入中心,中心整合所涉及的部门直接参与‘会诊’,当场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该区还在公安派出所建立公调对接工作室,在区人民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工作室,形成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强大合力。
该区财政按照专职调解员每人每月1400元、律师每人每天150元的标准,选聘了张合林等有丰富经验的6名专职金牌调解员、1名律师、1名心理学专家常驻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同时建立了52人的区级调解人才专家库,随时调遣,解决疑难纠纷。
在街道和社区,该区大力培育民间调解力量,采取组织专题培训的方式,全面推广国家级优秀调解员张文远“九巧工作法”,把“文远调解”由“一面旗帜”发展壮大为“一个团队”。
该区把各街道、社区、楼院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调解员选聘为金牌调解员,建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马大姐热线”“老崔说事”“老范说事”等专门调解室38个,打造一批民间调解品牌。
通过政府购买岗位,该区招聘老党员、老法官、老警官、老律师、老干部等威望高、素质强的资深专业人士,组建了由150人组成的专职调解员队伍。同时,动员全区300名社区专职巡防队员、460名网格员、1500名楼院议事会成员,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培养一支基层调解队伍。
9月25日,解放区建月花园业主微信群传出关于房产证的纠纷,网格员在第一时间上报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和金牌调解员崔阿姨快速反应,把这起可能引起集体上访的事件引入了调解处理的正常轨道。
今年上半年,该区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及群众诉求8658件,按时办结8227件,办结率达到95%。
解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成立以后,不断将工作的触角向楼院延伸,以居民议事会为依托,以“美丽楼院”创建为载体,疏通居民参与楼院协商治理的渠道。目前,全区324个居民议事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开始协商制定符合本楼院实际的居民公约,开展建门岗、拉围墙、盖车棚、装监控、修地面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好邻居、好公婆、“五好”文明家庭等楼院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过去群众反映强烈的路不平、灯不明、楼院环境脏乱差、线路杂乱不安全等一大批基础设施类社会矛盾得以解决。群众通过感情交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区辖区居民对楼院自治管理满意度达93.43%。
目前在解放区,最基层的居民议事会,用群众之间的感情维系着楼院的祥和安宁;社区网格员和调解名人,用不知疲倦的服务维持着社区的平安稳定;街道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用规范化运作随时处理群众的各种难题;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整合各方面力量共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纠纷。热心人士、民间组织、“三级平台”、各个专业部门联起手来,如同一群巧手女工,不断把开线、脱边的平安网络重新缝好、补全,共同维护社会平安和谐。
今年年初以来,解放区信访总量大幅下降,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较去年同期下降80%,该区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承办了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现场会,楼院协商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
《解放区:大力培树调解品牌》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ozuo.yuduxx.com/tengfei/28022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