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07 12:14 我要投稿
本报讯(记者杨仕智 通讯员陈爱民)8月22日,博爱县清化街道牛王庙村党支部书记彭尚平在母亲去世后,把不收礼、不待客,丧事简办的告知书贴在家门口,家里每人穿一件15元钱的黑色T恤,袖子上戴一枚2角钱的“孝”字牌,就把老人的丧事办了,比农村正常办丧事节省2万多元。这是该县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抓早抓小”工作机制带来的变化。
今年6月,博爱县纪委在全县农村调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时发现,基层群众反映农村干部违纪违法、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较为突出,占县纪委信访总量的60%以上,并且呈上升趋势。有病不早治,发现问题不早提醒、早纠正、早解决,就会养痈遗患。今年7月,该县从关心爱护农村干部着眼,从“抓早抓小”入手,在全县建立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抓早抓小”工作机制。这一机制把各乡镇(街道)机关干部和各村党员干部作为“抓早抓小”的重点对象,把损害农村群众切身利益、损害基层党员干部形象、尚未构成违纪的问题作为“抓早抓小”的主要内容,同时建立了问题线索早发现机制、约谈提醒机制,明确约谈提醒的原则、步骤和要求。
“抓早抓小”工作机制增强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了农村基层干部无问题早预防、有苗头早发现、有问题早提醒、小问题早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新机制实施以来,全县共发现反映农村基层干部问题线索67条,其中约谈提醒48人,构成轻微违纪问题19起,及时给予党政纪处分19人。不久前,该县鸿昌街道廉情监督员了解到,有一名村干部正在为孙女筹备满月宴,除通知亲属外,还准备通知村两委干部和一些同学、朋友,超出了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范围。该街道纪工委按照“抓早抓小”机制程序,及时约谈提醒,与其促膝谈心,讲市、县有关规定精神,谈影响、后果,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促使当事人将通知范围严格控制在亲属之内,没有超出规定范围通知一人。
为了把“抓早抓小”工作机制落到实处,该县还围绕群众关注的问题,建立了“两查四谈”监督检查机制,由县纪检、组织、农业、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组成督查组,每半月督查一个乡镇、抽查1-2个村街,对乡镇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纪委履行监督责任情况和村级事务规范管理情况进行督查。乡镇纪委每半月至少巡查一个村街,通过入户测评、听取专题汇报、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发现村级事务规范管理和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两查”中发现的问题,除分类建立台账外,由县、乡两级纪委分别对有关人员进行廉政约谈、提醒约谈、诫勉约谈或问责约谈,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今年7月开展“两查四谈”以来,共发现8大类286个问题,提醒约谈乡科级干部3人、乡镇机关干部3人、村干部16人,廉政约谈新任村干部6人,诫勉约谈村干部3人。
在“抓早抓小”过程中,该县对发现的农村基层干部轻微违纪的小问题、小错误,及时启动纪律审查程序,早初核、早立案、早调查、早处置,避免小错酿成大错。今年7月开展专项治理以来,该县共排查摸底问题线索31条,案件办结13起,党政纪处分13人,责任追究4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
该县各乡镇、村街在“抓早抓小”工作中,抓教育、抓规范、抓警示、抓作风,多管齐下,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农村基层干部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清化街道组织街道、村两级党员干部、财会人员、家属子女等200多人,听党课、法制课,到农村干部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反腐倡廉教育;针对督查中发现的11类问题,狠抓村级事务规范管理,群众信访量大幅下降。鸿昌街道在农村干部家属中,积极开展争当“反腐倡廉宣传员、拒腐防变监督员、清正廉洁守门员”的“廉内助”活动,组织农村干部家属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柏山镇下期城村一月村务一公开,重大支出事项一月两公开,一分钱支出都要经村两委会、村监委会全体成员签字。全村185名党员都是监督员,每月18日、20日,轮流深入农家走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限时两天给予答复或解决,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博爱县“抓早抓小” 防基层干部违法纪》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ozuo.yuduxx.com/tengfei/28653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