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焦作新闻 > 温县新闻 >

温县小麦丰产启示录

[摘要]温县农科所科研人员在小麦试验田里取样测产。 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火热的六月,火红的天,又是一个丰收年。 温县41万亩小麦喜获丰产,农民李大栓站在地头兴奋不已,他说,这已是连续20年小麦丰产了。 经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组测产,今年温...

温县小麦丰产启示录[0]


    温县农科所科研人员在小麦试验田里取样测产。

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火热的六月,火红的天,又是一个丰收年。

温县41万亩小麦喜获丰产,农民李大栓站在地头兴奋不已,他说,这已是连续20年小麦丰产了。

经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组测产,今年温县小麦平均亩产预计可达540多公斤,比去年亩产增1.4公斤,又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7日,穿梭在金色的麦浪中,倾听温县人讲述小麦增产的故事,强烈的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

看小麦丰产 中原地区有温县

“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焦作,焦作小麦看温县。”这是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才对温县小麦的评价。连续20年小麦丰产,温县在全国独树一帜。

中原盛产小麦,温县小麦在全省三分天下有其一,连年小麦丰产,温县在国家小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温县属黄河、沁河冲击平原,气候、土壤适宜小麦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温县小麦连续20年丰产,其管理经验早已在全国推广。

自古温县人对小麦的精耕细作代代相传,这一传统让温县农民享用至今。

上世纪70年代,全国小麦平均亩产300公斤时,温县小麦已达350多公斤。当很多地区为温饱发愁时,温县农民已可饱食。这个时期,温县在小麦精耕细作上尝到了甜头,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温县小麦有了大幅增产的势头。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兵介绍,上世纪70年代抓温饱,80年代抓高产,90年代抓高效,温县小麦成了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

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温县时,温县小麦连续夺得高产,在全国小麦种植上引领风骚。1989年,温县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00多公斤,在全国拔得头酬。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温县县委、县政府致力于高效农业,对小麦生长的每一个环节提供技术保证,小麦产量逐年攀升,温县小麦生产也进入了黄金时期。

传统与现代农业的碰撞让温县小麦产生迸发力,一个小麦强县终于诞生。

1991年,温县实现了“全国第二个吨粮县”;1996年,温县又创下“全国第一个小麦千斤县”,从此温县小麦名扬全国。

温县“小麦高产现象”引起国家关注,在温县测产小麦成了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选,温县小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国小麦的生产方向,一时间,一大批小麦攻关项目在温县展开,温县小麦在全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2008年,经全国小麦专家顾问组验收,温县承担的国家粮丰工程项目,亩产小麦高达728公斤,这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

从1990年开始,培育小麦新品种成了温县政府的头等大事,一个又一个小麦新品种的诞生,为温县小麦提供了“加速器”。去年,温县麦播33.14万亩,平均亩产达538.6公斤,科源种业的亩产攻关达到728公斤,平安种业的攻关田达到730.9公斤,温县人一次次打破小麦增产极限,提高了小麦增产空间。

今年,温县麦播面积41万亩,共建4个万亩示范方、11个千亩示范方、3个亩产攻关田,据多点测查,全县小麦预计平均亩产达540多公斤,比去年亩产又增1.4公斤。

据县农业局局长王卫星介绍,今年全县麦播大大超过往年,一是国家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麦的积极性,二是民营种业公司一体化经营,给温县小麦种植注入了活力,才使温县小麦种植比去年增加了10多万亩。

6月11日,收割机轰鸣,打捆机欢唱,温县小麦大面积收割打响,村民郭老三又盘算着来年小麦丰产计划,他要在自家承包地上攻关小麦新品种。

为了小麦丰产,温县从政府到民营,从官员到农民,从科研到管理,上下一心,倾其所能,不遗余力。

开闸引活水 创造小麦丰产奇迹

小麦种植实行市场化运作,这在全国首开先河。

过去小麦种植一直以行政命令来实施,市场这扇门始终关闭,温县尽管连年小麦丰产,但政府耗资耗力,每年在小麦种植上都如打了一场艰难的战役。于是,温县县委、县政府大胆决策,引入市场机制,允许民营种业公司进入小麦种植生产,这一改革效果甚佳。

今年,温县麦播面积为41万亩,其中民营种业公司占了28万亩,占全县小麦总面积的70%,小麦市场化运作在温县拉开了帷幕。据县农业局局长王卫星介绍,这28万亩小麦不是行政命令,是靠市场招标产生的,全县4家种子公司中标,100%与农民签订了种植合同,这是今年温县小麦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县有8家民营种业公司,实行小麦“一体化经营”模式,从种植到管理,从繁育到攻关,从防病到抗灾,从科研到销售,“一条龙”服务让农民放心。

平安种业公司是温县的“龙头老大”,董事长吕平安曾被胡锦涛总书记两次接见,他从一个农民到育种专家,为温县小麦的增产丰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30多年来,吕平安培育出2500优系、豫麦49、豫麦49—198等多个小麦新品种(系),其中豫麦49—198被国家粮丰工程定为超高产首选品种,累计推广1.84亿亩。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吕平安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强抗倒小麦新品种豫麦49、豫麦49—198选育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农民技术创新奖。

郭老三是番田镇白沟作村农民,30多年来,他在自己承包的10多亩土地上培育出了小麦新品种。已经60多岁的他,现仍在坚持小麦的科研开发。

温县是一片英杰辈出的沃土,为了小麦丰产默默无闻奋斗的农民有很多,他们有的坚持了30年,有的至今矢志不移,他们已培育出小麦新品种10多个,其中国审4个、省审9个。

县农业局副局长谢小电介绍,温县民营种业公司担负着一批国家、省小麦攻关项目,仅平安种业公司今年就承担了省小麦新品种试验24个、区域示范100多个。

仅仅几年,温县小麦种子经营实现了产业化,在全国市场占有很大份额,目前势头仍在上升,2005年,温县小麦种子外销达4000多万公斤,去年达到5000万公斤,今年预计达到7000万公斤。

温县小麦在当地也备受推崇,全县41万亩小麦青一色温麦种子,农民给温麦种子编了一个“十不怕”:不怕早、不怕晚、不怕涝、不怕旱、不怕多、不怕少、不怕冷、不怕热、不怕肥、不怕脊。

温县用20年时间打造出一个小麦丰产“王国”,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小麦丰产奇迹。

基础打得牢 抗灾应变快

一靠种子,二靠精耕细作,三靠基础设施,这是温县小麦丰产的根基。

8日,记者一睹温县农田基础设施,每50亩耕地就有一眼浇水井,渠道四通八达,旱可浇,涝可排,在大灾之年温县小麦也能丰产,完备的农田基础设施功不可没。

温县是一个水资源匮乏县,地下水可采量不足200立方米,一遇干旱,全县一半以上机井出水量不足。小麦无水何谈丰产,引水入温县成了温县县委、县政府的当务之急。

自土地承包到户后,农田基础设施不同程度遭到毁坏,又因年久失修,温县农田基础设施一直带“病”作业,全县机井超期服役率达60%,每年报废机井约500眼。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数字,让温县小麦丰产出现难题。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在全县如火如荼地展开,而且20多年没有停止。

温县是个农业县,财政非常紧张,可政府官员达成共识,再难也不能难粮食生产。他们楼可不盖,车可不买,挤出钱来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引黄工程、引沁灌溉改造工程、青风岭补源工程、节水灌溉工程,这些工程在县委、县政府的倾力支持下得以竣工。引黄工程投资4900万元,完成大小项目225项,引水860万立方米,可灌溉代补23.32万亩,年养活地下水开采6000万立方米;引沁工程补水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年补水2300万立方米;青风岭补源引水3600万立方米,新打机井1330眼,仅节水、补水两项,温县投资9600万元,其中财政3800万元。近5年,全县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1.716亿元。

如今,温县农业机械动力达到46.7千瓦,亩均1.1千瓦,小麦耕、耙、播、收实现机械化,温县累计投资5794.79万元用于打机井、架电线、修河渠、建村网,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120万公斤。

在温县,小麦种植“明白卡”可谓家喻户晓,这个“明白卡”从小麦播种到施肥,从技术到防病,从耕作到浇水,对小麦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明细的技术指导,这个“明白卡”年年都发放到全县9万多农户手中,使农民种植小麦有了技术上的保证。

“麦收胎里富,种好是基础”,这是温县农民精耕细作的座右铭。去年大旱,小麦旺长,暖冬使小麦群体变大,县农业部门发现后,立即采取措施,指导农民早中耕、早施肥、早浇水,增加小麦营养,使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30公斤。

近些年,大旱、大涝、暖冬、冷春灾害频发,温县在管理中及时应变,做到了早发现、早指导、早行动,使大灾之年连获丰产。

今年,温县小麦再获大丰收,县委、县政府已将明年小麦夺高产工程出台,涉及近百个项目,为再创小麦新记录冲击!


《温县小麦丰产启示录》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ozuo.yuduxx.com/wenxian/10312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