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12 10:31 我要投稿
本报讯(记者田宜龙)在封丘县,种金银花能挣钱已成为农民的共识。1月8日,司庄乡关帝庙村农民李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照一般市场价格,我一亩摘125公斤干花,净挣4000元。现在种了4亩金银花,一年收入个一两万元没问题。”
金银花是封丘县传统的中药材种植作物,而如今已快速发展成一种优势产业,成为让农民采“金”摘“银”的致富之花。
近年来,该县抓住国内外市场对金银花的需求迅猛增长这一机遇,成立金银花产业发展指挥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领农民种植发展金银花生产,并在水利、资金、土地使用、种苗调配、技术、销售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县里主动与中科院、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合作,研究培育新品种,开发推广栽培管理新技术,将金银花的坐花期提早,由年产一茬变为三茬,亩产由不足50公斤提高到100~150公斤,产品品质也明显提高。
他们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扶持龙头企业,注册了“豫绿”、“豫封”等商标。其中,“豫绿”牌金银花获得了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封丘金银花还取得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证,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省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吸引了哈药二厂、金陵药业等国内知名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在此建立药源基地。
县里协调组织成立了金银花产业协会,各重点乡村设立分会。协会统一负责生产管理、收购销售,规范了金银花产品等级和报价、原产地标记使用、统一包装等。该县还在北京、广州、安徽等地的中药材市场设立办事处,及时了解全国市场行情,并与全国20多家制药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如今,封丘金银花产业已实现了五大突破:种植面积达30万亩,总产550万公斤;亩均效益3000元以上;培植和烘干技术及产品品质均居全国前列;市场份额占全国的50%;已成功出口国外1000吨。
封丘县委书记赵建军说:去年产区90%以上的农户从事金银花生产,产值达2亿元,纯收入1.46亿元;现在,金银花精深加工已初具规模,这将大大拉长产业链,今后将更快地推动农民增收。②4
本报讯 (通讯员张好收李骏鸣记者王泽远)如今,在武陟县的许多农户家中,都有一张“干群连心卡”,上面印着党员干部的姓名、单位、职务、地址、电话。该县党员干部“走进农家”活动正在广泛开展。
该县5000名党员干部按照“联户结对、排查摸底、解决问题”的总体要求,从2004年12月到2005年5月,分阶段、分步骤深入农村、走进农户,采取“村村行、户户访、人人谈”的形式,进行“五访五问”、“五送五帮”:访贫困户,问衣食冷暖;访上访户,问事情原委;访致富户,问成功之道;访村民代表,问社情民意;访老党员、老干部,问兴村良策;送政策,帮释疑惑转观念;送法律,帮明事理促稳定;送信息,帮理思路促发展;送科技,帮强技能助增收;送温暖,帮贫解困赢民心。
该县按照“贫困户、上访户、致富户、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把农户分成几类户型,在各级党员干部中开展联户结对,所有党员原则上要求按照不同类型农户联系10~20户,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联包一户贫困户。
截至目前,该县共联系农户39033户。该县还把每周三定为全县统一进村家访日,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农户走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想所盼。
致富信息进农家。为提高农民的致富带富本领,县农业局在全县15个乡镇选拔了100户能带动乡邻的致富能手,作为联结户,重点进行技术、信息扶持,并拿出3500元资金,为每户征订一套《农民文摘》,通过″科技入户″,搞好技术信息指导,真正使他们掌握农业致富本领。同时,县农业局对农村村组干部、村组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热爱科学技术的青年农民分专业进行培训。
矛盾调解、法律法规进农家。为确保″走进农家″活动的实效,西陶镇党委、政府集中力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到农户,认真排查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并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班子成员包村和联系农户的机关党员干部包案责任制,全镇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25起,80%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地址:武陟县委组织部
《封丘:金银花让农民“采金摘银”武陟:五千党员干部“走进农家”》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ozuo.yuduxx.com/wuzhi/13622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