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12 09:31 我要投稿
“俺可是这里的老朋友了,已经在这里做康复治疗3年了。这里各种康复器材向辖区居民免费开放,在这里做康复治疗很有氛围,有家的感觉!”9月28日,再次到中站区许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康复治疗的西王封村的许素琴大娘,高兴地给一同治疗的朋友讲述着自己康复治疗的过程。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推进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站区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积极探索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从而推动全区医疗卫生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彻底改善基础设施。该区围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先后建成了王封、府城、许衡、冯封、李封、龙翔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总投资1343万元,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引进资金80余万元,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部设备进行补充完善。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又争取到月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站、府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6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617万元。同时,该区通过争取国家对基层医疗的资金支持,给辖区居民打造出一个环境优美、设备完善的就医环境。
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手段,开展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该区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公共卫生科,配备了全科医师、全科护士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区财政按照人均40元的标准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开展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截至目前,该区共建立家庭健康档案33188户121341人,建档率达99%。另外,该区还开展了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对全面提升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创建省级品牌为抓手,建设省级示范预防接种社区门诊。该区启动了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要求预防接种门诊实现六统一,即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标志、统一设施、统一风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与临床门诊(病房)分开,设置了接种室、观察室、儿童娱乐区、哺乳区、独立的候诊区和宣教区(配有液晶电视),配备了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管理系统,具备登记、接种叫号和留观提示系统等功能。目前,该区的冯封、许衡、府城、王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省级示范预防接种社区门诊。
以增强中医服务为抓手,为辖区居民提供特色服务。去年以来,该区开展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成立了中医诊疗科,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在各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诊室、康复理疗室、中药房等,建立了中医药服务独立区域;配备了中医诊疗康复设备,为中药房配备了中药柜、调剂台等中药基本设备;打造了一批中医氛围浓厚、环境优雅、集休闲养生医疗服务一体化的社区中医馆和中医养生馆,为居民提供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8月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该区进行评审验收,目前已初步通过了国家验收。
以组建全科医师服务团队为抓手,开展上门签约服务。该区组建了专业的医师团队,将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中;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村(社区)数,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由1名全科医师、1名护士、1名公共医师、1名其他人员组成,采取包社区、包居民楼院的形式,每周随访2~3次,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及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全科医生团队37支,分别采用电话预约、主动上门、粘贴通知、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通知签约居民享受到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眼下共签订公共卫生服务协议10166份。
以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为抓手,开展分级诊疗。该区依托城市三级综合医院分别与城市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城区医疗联合体,城区居民就近选择联合体医疗机构就医,形成了首诊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诊疗格局,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合理引导病人流向、90%的病人留在区域就诊的目标。目前,该区已基本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使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 (郭更亮)
《中站区让百姓享受特色医疗服务》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ozuo.yuduxx.com/zhongzhan/25818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