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5 13:01 我要投稿
大郎寨村是省定贫困村,现有322户1375人,4个村民小组只有380亩耕地,地少人多经济差。长期以来,各项村级公益事业处于停滞状态。
孙鹏驻村以来,在摸清村情和村组织现状后,决定重整旗鼓,从抓好村级党组织入手,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定期召开党员例会,确保重大事项公示上墙,进一步强化全体党员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村里已经40多年没有发展新党员,党员年龄偏大,活力明显不足。”说起村里的情况,村委会主任丁二团有些担忧。为了进一步激发党员活力,密切党员和群众的联系,孙鹏帮助村里建起了党员微信群和群众交流群,让党员和群众有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对年龄偏大的老党员,村里定期通过电话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自从有了微信交流的平台,党员联系密切了,群众办事也更方便了。村民常娟娟开办餐厅缺少资金,申请小额创业贷款需要担保。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孙鹏主动帮她联系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很快解决了她的资金难题。
干部用心做事,群众才能信任。在大郎寨村,“有困难,找党员”成了群众的口头禅。村民丁秀美的父亲因为意外身故,虽然老人生前办了意外伤害险,可是家人在老人受伤时没有及时报案,理赔起来手续烦琐,难住了丁秀美一家。村两委会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帮助她申请司法援助,2.5万元赔偿金如数理赔到位。
“如果不是孙书记和村委会,俺都不知道去哪告状、打官司!”丁秀美事后为孙鹏送去了一面“尽心尽责 为民解忧”的锦旗。她说,多亏了孙书记,俺才能这么快拿到赔偿金。
小事虽小,可牵动的是党员对群众的那分情。真心换真心,得到群众认可,党员在群众中才能有威信。在孙鹏和村两委会的倡导下,今年8月17日,村里成立了大郎寨村义工团,39名党员群众成了村里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短短几天时间,村里的卫生死角得到彻底清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环境大变样,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氛围也更浓了。如今,在孙鹏的带领下,村两委会成员把全部精力放在发展集体经济上。 ( 李太昭 )
《党建贴民心 干群一条心》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ozuo.yuduxx.com/qinyang/48637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